绘画是境界、是修炼、是磨砺,是踏遍千山万水后的笑谈挥洒;是行止观罢的所感所思;是写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阅尽人事浮华后的直抒胸臆,更是生活中快乐的雅玩。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 79x44cm 3.1平尺 2018戊戌新春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月落复西斜 张若虚句 79x44cm 3.1平尺 2018戊戌新春
烟云出没有无间 半在虚空半在上 我在闲中消日月 幽林深处听潺湲 79x44cm 3.1平尺 2018戊戌新春
雨后泉声急 潺湲度石梁 偶来松树下 小坐对斜阳 79x44cm 3.1平尺 2018戊戌新春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诗 79x44cm 3.1平尺 2018戊戌新春
画家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天赋,便是天大的苦功。天大和耐性也补偿不了的一种天赋,否则只能成为临摹家与工匠。画家在事务面前必须有某种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事物的特征可以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的印象。
一个有着绘画灵性的人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情醒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能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的层次和别人显得机敏。对于我来说,对山水的灵性似乎与生俱来。生在西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鸟一虫,并用稚嫩的手将它一一描在纸上。师法自然,满纸童趣。从小就已经显示了自己的绘画才能。
无论寒来暑往,自小就行走于西山之中。说小,西山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说大,西山的四时变化、风情精致。所有这些他是无不娴熟于胸。与其说爱画,不如说爱山;要说我爱山更不如说爱家乡。
当一脚迈进艺术大门之后,钻研艺术大有铁杵磨成针的劲头,每天夜深人静,他蹲在水泥地板上以水当墨不厌其烦地练画,一遍又一遍;他酷爱艺术达到了如痴如醉魂牵梦绕的程度,他手不离笔,衣带渐宽终不悔。就这样,以惊人的毅力用笔墨热烈地拥抱着艺术,以高亢奋进的激情描绘着大山大水博大与壮丽。
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对此,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说是颇有心得的。因为触物生情、借景抒情、潜移默化、环境的作用对于艺术家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大山给与了我绘画的灵性,是西山孕育了我的的成长。
所以许多年后,作为一位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知灵感“当得江山助”。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