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智永(志永)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墨沈留川影 笔花传石神

2015-05-11 09:27:46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徐舸
A-A+

  钟毓特异育新秀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在旅游者的眼里,西山绝巘插天、钟毓特异、林海苍茫、四时俱胜。在艺术家的眼里“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坠几席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学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在生命科学家的眼里,地杰人灵,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育人的好出处。张志永,就是出生于西山脚下,永定河畔。

  画家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天赋,便是天大的苦功。天大和耐性也补偿不了的一种天赋,否则只能成为临摹家与工匠。画家在事务面前必须有某种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事物的特征可以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的印象。一个有着绘画灵性的人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情醒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能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的层次和别人显得机敏。对于张志永来说,他对山水的灵性似乎与生俱来。生在西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鸟一虫,并用稚嫩的手将它一一描在纸上。师法自然,满纸童趣。幼儿的张志永就已经显示了自己的会话才能。

  无论寒来暑往,张志永自小就行走于西山之中。说小,西山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说大,西山的四时变化、风情精致。所有这些他是无不娴熟于胸。与其说张志永爱画,不如说张志永爱山;要说张志永爱山更不如说张志永爱家乡。用张志永母亲的话说:“志永小时候总爱往山上扎,夏天再热,他一回来就把门窗紧闭,一个人藏在里面画画,谁叫也不开门!”

  当张志永一脚迈进艺术工厂和艺专之后,一个真正的艺术大门从此向他洞开了。他钻研艺术大有铁杵磨成针的劲头,每天夜深人静,他蹲在水泥地板上以水当墨不厌其烦地练画,一遍又一遍;他酷爱艺术达到了如痴如醉魂牵梦绕的程度,他手不离笔,衣带渐宽终不悔。就这样,张志永以惊人的毅力用笔墨热烈地拥抱着艺术,以高亢奋进的激情描绘着西山博大与壮丽。

  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对此,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说是颇有心得的。因为触物生情、借景抒情、潜移默化、环境的作用对于艺术家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西山给与了张志永绘画的灵性,是西山孕育着张志永的成长。所以许多年后,尽管张志永搬到市区居住,可他仍然坚持每十天半月就要往山里跑一次。对他来说,那是他的灵魂栖息修炼之处。作为一位画家,他也深知灵感“当得江山助”。

  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张志永的绘画生涯里,有几个人物非常重要。最早是在十六七岁时,他常去文化馆学习,听人说门头沟有一位从北京下放来的画家,画画非常棒。听到这个信息,张志永便仰慕得不得了。他想方设法,终于找机会认识了这位吴悦先生。吴先生是个收藏、鉴定、金石、人物、山水、花鸟、书法样样精通的人。由此,他就三天两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向吴先生请教。一起步就有贵人相助,有吴先生的悉心指导用张志永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光是他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吴先生不仅仅教他绘画,更多的是教他去学习传统,了解传统。一来二去,张志永的画技不仅有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养成两个好习惯:一是喜欢游历史博物馆;二是喜爱逛旧货古玩市场。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让张志永对先贤的绘画风格有了较深的了解。

  1983年,张志永到“北京书画研究社”学习,老师看了他的作品连连赞叹“都画这么好了还来我们这儿学习?”老师将他安排在高级班当插班生。这在这个班里,他认识了张艺群。张在中国文联工作,两个人推心置腹,很快成了至交。张志永经常将张艺群挂在嘴边,称他为“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人”。张艺群的父亲张原先生,年轻时是从著名画家吴作人、黄永玉,以淡墨金鱼名扬京城,书法方面更是有很深的造诣。张艺群将张志永引荐给自己的父亲后又设法将他引荐给书法家刘宝柱。在以后来的岁月里,张艺群多次为他搭桥架线,千方百计去扩大他的视野,就是想他真正的走好艺术人生之路。

  在北京书画研究社学习的这段时间,张志永犹如鱼儿得水。可以畅心漫游。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像雏燕似的栖在窝中嗷嗷待哺,而是主动的涉猎更广泛的艺域。书画研究社有众多的老师,有丰富的艺苑资料和馆藏,向老师请教,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些都连贯了他以往支离破碎地自学的绘画知识,也开拓了他的美术视野。张志永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把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倾注在研摹求索中国花鸟山水画方面。上至唐、宋、元、明、清,下到近代、现代、当代。其中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家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他。他不断地从这些大师们得墨法变化、章法结构和意境神韵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

  艺术大师罗丹幽居格言:“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就艺术的美。”

  由于经常出入书画市场,1991年,张志永有幸第一次真正拜师——他就是著名旅美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崔如琢先生。崔先生是一代大师李苦禅先生的得意门生,不仅艺术精粹而且还是收藏大家,如今声名享誉海内外,俨然已是大家风范。崔先生要求张志永进一步深入钻研传统。因为中国画有它的独特的宇宙观点与生命情调,并且一脉相承。特别是山水画,他以各式抽象的点、线渲皴擦摄取万物的骨气与气韵,其妙尤在点画离披,时见缺落,一笔撇脱,若断若续,而一点一拂,具含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象的实写,超脱而深厚。跟崔先生学习,张志永对传统理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张志永的性子是外向的,有火气的;而他的笔墨个性却是崇高肃穆的,并没有见到任何逞才使气的聪明。他向生活索取体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学致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才踏实!”“我出去能干什么呀?我只会这个!”他所说的“这个”就是绘画,而就是在这个他会的行当里,有老朋友来他的“秋韵斋”参观,当他喜滋滋展开自己的一幅幅作品时,开口总是对人说:“咱们是这么好的朋友,请说实话啊!”用他的话说,不能把不成熟的作品拿回去,拿回让人家看笑话。笑话已经成了一种扬名的反对,为了扬名,恐怕现在怕人笑话的“家”已经实在太少了。

  选择艺术生涯等于选择了苦行生活,成功的是凤毛麟角。张志永早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现在十分流行的“艺术活动家”的终南捷径,张志永曾用羡慕的口吻说:“人家那些人都太聪明了,我学不会那个!”他不会取巧,依旧使的是笨功夫。张志永是个犟脾气,如果你不了解他的为人,你也不会理解他所崇尚的“十日一出,五日一水”的境界。

  张志永,悄悄潜伏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在传统的绘画遗存中翻翻拣拣,冥思苦想,揣摩临练。从技法上讲,张志永的山水作品用笔苍润,从不贸然下笔。早期的多用皴擦渲染,线条的运用随着技法上的日益成熟,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表现出沉着老辣的力量。

  泼墨山川旨代言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石涛)画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种灵境也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横幅画作《烟江叠嶂》长达8.7米,画中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此画乃张志永的得意之作。

  张志永的得意,得意于“丘壑自然之理”。纵观张志永的画作,他笔下的太行山,大块的膳食迭壑铺张之势,结构多是方重带圆,笔法不忌纵横,皴擦有力,山川天地风雨晦明,皆周旋于笔下。尤其是他的泼墨山水和积墨,总体风格穆然恬静,秀雅雄劲,整体结构气脉相通,力量内敛,拙重深厚。大处着眼,为了避免绘画作品的风格注于浅薄浑浊,他尤其注意大块面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层层积染,将山水的阴晴、四季变化逐步完善,使画面丰富有深度和真实感。在空间氛围的处理上表现虚头迷离,轮廊肯定。所谓美就是各部分之谐和,不能增一分,不能减一分。因此,他也十分注意“经营位置”的研究,对于画面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细部,他都以极小心的“收拾”,没有一丝一息松懈。这样,无论是大的整体还是小的局部,都能达到精微的程度。他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长时间对传统深入了解的结果,是对大笔墨的境界注重和追求。

  国画自晋谢赫提出“六法论”以来,历朝历代的理论家评论家都将“气韵生动”推为国画最为精华部分,认为这是中国话的主题精神,包括以此为延续结识的从艺者的人格、气质、画品。很多从艺者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在未掌握绘画技法前,无一步充满想表达的激情;然而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发现技艺很容易使人进入到循规蹈矩的约束当中,从而无法摆脱雕凿做作,作品的气度发“僵”。创作进入低谷。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出不来好作品,因此而打退堂鼓或转行的是大有人在。张志永是怎么样闯过这一关的呢?除了他善于保持自我,摆脱外界干扰,最大限度适应身心的自由状态外语气个性朴实,厌恶造作,乐观爽快的性格,以及对绘画的天赋和执着分不开。有着对江河山岳谙熟于心的灵感,有着应心得手并能优游与规则法度之外的技艺,才能进入“广土千里,洁云万里,罗峰列嶂,纯任自然”的境界。这一点正是张志永的长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里,在个人欲求季度膨胀的环境中,书画界绝对不可能成为静土,尤其是一些“画家”成功地成为“大款”后,北里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画品也急剧向商业化转变“创新”成了急功近利的遮盖布。在如此氛围中,张志永并没有“皈依”,他恪守的信念是:不被世俗所干预,沉潜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自己的艺术修为,踏踏实实搞创作。

  在地平线上看世界,世界永远是伟大的;在高山之巅看世界,就会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慨;如果乘上宇宙飞船,或者登上载人卫星,从宇宙空间来看我们得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回显得十分渺小。张志永也是经常用这种“回头看”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作品,他觉得自己的过去画的许多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尚属幼稚,有的话只能算是练练笔而已。如果今天重新再画,肯定比以前画得更好。这就是张志永,他对已经取得的成就从来没有满足过。世间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他始终在努力攀登摆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座座高峰。

2006.05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智永(志永)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